新聞分享
如欲分享新聞,請填寫收件人及閣下之電郵,再按「送出」。*必需填寫
收件者電郵*
請用分號「;」分隔不同電郵地址,例子:a@a.com;b@b.com
閣下之電郵*
分享內容
《紐約時報》:中國稀土取領先地位 歐美難趕上
《紐約時報》報道,西方面對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控,正致力尋找代替品,但他們自4月開始手忙腳亂的應對,只能夠彰顯中國經過30年的巨額投資後,在稀土方面取得的領先地位,其他國家要迅速迎頭趕上,有多麼...
重設
送出
視窗將於5秒內關閉
《紐約時報》:中國稀土取領先地位 歐美難趕上
關閉
滙港資訊
推薦
1
利好
0
利淡
1
 
 

<匯港通訊> 《紐約時報》報道,西方面對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控,正致力尋找代替品,但他們自4月開始手忙腳亂的應對,只能夠彰顯中國經過30年的巨額投資後,在稀土方面取得的領先地位,其他國家要迅速迎頭趕上,有多麼困難。。

中國和美國展開經貿談判後,恢復部份最初切斷的稀土出口,但進行更嚴格的管控,而美國在對華關稅方面,採取較其他國家更謹慎的態度。中國亦限制對歐洲的稀土磁鐵出口,迫使歐盟重新考慮對中國電動車徵收的關稅。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表示,很多企業仍然面臨重大挑戰,一些企業甚至存在停產的可能,或已經停產,其中歐美的汽車製造商和國防承包商,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

在政府資助下,美國4家生產稀土磁鐵的工廠,正接近完工或已開始投產。加拿大公司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在愛沙尼亞納爾瓦開設工廠,使歐洲和美國的磁鐵生產能力幾乎增加1倍,並安裝大量設備,在未來幾年再將產量提高1倍以上,但同中國的差距依然很大。

追蹤稀土行業的多倫多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北美和歐洲每年為汽車、機器人、無人機和其他產品,採購近4萬噸稀土磁鐵,幾乎全部購自中國。亞洲以外國家,每年生產的稀土磁鐵不足2000噸,主要在德國和芬蘭。另外,日本公司在日本和越南每年能夠生產2.5萬噸,但主要供應日本和南韓的汽車製造商及其他客戶。

相比之下,中國每年生產超過20萬噸稀土磁鐵。其中許多被裝配到中國工廠製造的電機和其他設備,作為中國龐大出口產品的一部分流向全球。

在中國之外努力擴大產能的公司雖然取得進展,但步伐緩慢。德國的VAC集團、美國的MP材料和美國稀土公司,都在美國陸續建設廠房,業內人士指,運營稀土磁鐵工廠的難度,遠高於建造工廠,要實現全面投產可能需要長達3年時間。而一座工廠需要具備生產數十種不同類型稀土磁鐵的能力。以一輛燃油車為例,座椅、剎車、後視鏡及其他系統的電機中,可能會使用40多塊稀土磁鐵,每塊磁鐵的重量往往不足10克;電動汽車則需要更多。

中國在磁鐵領域遙遙領先的原因之一,在於幾乎完全掌控稀土礦石的精煉流程。全球99%以上用於製造耐熱磁鐵的三種關鍵稀土元素,由中國精煉廠生產。包括美國在內,很多國家長期將礦石運往中國提煉。全球絕大多數稀土精煉設備,亦由中國製造,而中國已開始限制這類設備的出口。全球從事稀土精煉的技術人員,亦都幾乎全部在中國,中國政府近期禁止其中大部分技術人員出境。
(WL)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
AASTOCKS.com LIMI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