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證監會與金管局公布,2024年持牌法團和註冊機構的非交易所買賣投資產品銷售總交易額按年飆升40%至破紀錄的6.07萬億元。去年,市場參與度亦錄得廣泛增長。從事投資產品銷售的公司數目上升9%至414家的新高,當中多達46%的公司的銷售錄得一倍以上的按年增幅。大型公司數目上升12%至101家。此外,負責分銷投資產品的人員增加4%至超過1.9萬名,而完成至少一項交易的客戶則增加28%至超過120萬名,數目均創下歷史新高。所有主要投資產品種類去年均錄得顯著的銷售增長。認可集體投資計劃的銷售上升96%至1.4萬億元,而非認可集體投資計劃則增長50%至8440億元。結構性產品及債務證券的銷售分別按年上升30%及29%。受訪公司普遍觀察到投資者情緒較一年前高漲,積極追求符合其風險胃納及投資目標的產品。股票掛鈎產品依然是最暢銷的結構性產品種類,其銷售達1.73萬億元,按年增長43%。在2024年,結構性產品依然是受訪公司銷售最多的產品種類,佔總交易額的42%(2.57萬億元)。集體投資計劃及債務證券亦位列三甲,分別佔37%(2.24萬億元)及15%(9410億元)。股票掛鈎產品佔去年銷售的全部結構性產品的67%,高於2023年的61%。在大型公司呈報的首五大產品中,相關股票以科技(42%)、汽車(23%)及互聯網(22%)行業為主。網上銷售佔所有受訪公司呈報的總交易額的17%(2023年為12%)。在2024年,於網上分銷投資產品的受訪公司數目持續增長13%至104家。集體投資計劃仍然是網上平台上銷售最多的產品種類,佔網上銷售總額的77%,其次是佔21%的債務證券。證監會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葉志衡表示,產品銷售顯著上升,突顯了這些公司對本港金融市場的投入及投資者對市場的信任。證監會堅定不移地建立穩健的監管框架,讓企業能夠發展,同時保障投資者利益。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操守)區毓麟指出,投資交易的強勁增長,反映投資者對香港投資市場活力的信心及興趣,並支持市場生態持續增長和發展。調查結果有助監管機構因應市場發展更有效地協調和落實監管工作,從而保障投資者。 (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