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享
如欲分享新聞,請填寫收件人及閣下之電郵,再按「送出」。*必需填寫
收件者電郵*
請用分號「;」分隔不同電郵地址,例子:a@a.com;b@b.com
閣下之電郵*
分享內容
專家:美中貿易協議讓各國能在不選邊站情況下協商自身協議
美中兩國將從周三 (14 日) 開始大幅降稅,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 (ASPI) 執行主任但若雲 (Rorry Daniels) 周一 (12 日) 說,美中之間的貿易協議給其他國家能不用在兩個大國之間...
重設
送出
視窗將於5秒內關閉
專家:美中貿易協議讓各國能在不選邊站情況下協商自身協議
關閉
鉅亨網新聞
推薦
2
利好
0
利淡
2
 
 

美中兩國將從周三 (14 日) 開始大幅降稅,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 (ASPI) 執行主任但若雲 (Rorry Daniels) 周一 (12 日) 說,美中之間的貿易協議給其他國家能不用在兩個大國之間選邊站隊的情況下協商自身協議。

《韓聯社》報導,協議正受到南韓等正跟美國談判的國家密切關注,這些國家希望豁免或降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推動的對等關稅及一些產業關稅所帶來的影響。

在瑞士日內瓦進行重大談判後,美中宣布一項暫時降低關稅 90 天的協議。根據協議,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將從目前的 145% 降至 30%,而中國對美國出口的關稅將從 125% 降至 10%。兩國還同意建立機制以繼續討論貿易及其他經濟議題。美方談判代表包括財長貝森特、美國貿易代表 Jamieson Greer,中方則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團。

但若雲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說:「現在判斷未來 90 天內就廣泛問題進行的談判將如何發展還為時過早,但解決共同關切的進程是很好的第一步。這也讓世界其他國家有機會與美國協商自身協議,而不必在華盛頓與北京之間選邊站隊。」

由於美中兩大超級大國對彼此課徵的高額關稅已嚴重衝擊貿易,外界擔憂尋求與美國達成協議來維持經貿合作的國家,恐因大國競爭加劇的格局而被迫「站隊」美國。

不過,協議有助緩解貿易戰,並在關稅戰升溫恐導致漲價與經濟成長放緩的背景下,為美中之間進一步合作帶來希望。

儘管對美中談判湧現謹慎樂觀情緒,但若雲指出,美中之間的「戰略互信赤字」將對雙方在 90 天窗口期及之後能取得的進展造成影響。

她還說:「川普政府的策略是追求伴隨重大承諾與變革的突破性協議,但基於當前關係階段,漸進式與信任建立長期來看則更具穩定性。」

ASPI 副總裁 Wendy Cutler 表示,第三國將樂見華盛頓與北京關係降溫,尤其是亞洲經濟體,但稱「他們仍對來自美中的競爭壓力感到憂慮」。

Cutler 認為,這份短期貿易協議好於預期。「雙方同意將關稅稅率降低 115%,重要的是,北京還同意取消對美國實施的非關稅措施。此外,雙方已經建立了磋商機制,可作為重要的溝通管道。即便如此,美國也需要確保北京不會利用這一機制進行拖延。」

她並表示,三個月對於解決美中之間一系列有爭議的貿易問題來說「極其短暫」,這些問題包括製造業產能過剩、中國企業的補貼以及中國企業的轉運行為。

Cutler 說:「類似的談判通常需時一年多,此次會談正值美國談判代表已精疲力竭之際,他們正跟多個有意跟美國達成協議來避免被徵收對等關稅的國家進行談判。」

至於美中協議對日韓談判的影響,美國前代理駐韓大使 Rob Rapson 認為,美日談判的情況更適合南韓制定談判策略。「東京迄今似乎還未在關鍵戰略問題上讓步,例如取消 10% 基本關稅及汽車、鋼鋁的特殊關稅),同時在策略上向川普做出一些讓步,以獲得一些支持和包容。」

Rapson 還說:「他們也正在關注重振多邊貿易框架,並在川普 2.0 拒絕發揮建設性作用的情況下,尋求新的多邊貿易框架組合。日本無疑在打一場長久戰。南韓也應該考慮同樣的策略。」

Rapson 也指出,南韓重大決定可能要等到 6 月新政府成立後才能做出。

目前,美韓之間一直在進行貿易磋商,重點聚焦於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經濟安全、投資合作和貨幣政策。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
AASTOCKS.com LIMI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