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放大 +    縮小 -
滔搏(06110)業績重回增長背後:現金流量表中的“隱患”
推薦
4
利好
6
利淡
4
智通財經

滔搏(06110)業績兩連降後的增長成績單,資本市場似乎並不買賬。

5月22日,公司發佈了公司2023/2024財年全年業績公告。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月29日止2023/24財年,公司實現收入289.33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87%;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22.13億元,同比增長20.5%。營收及淨利增速分別低於花旗此前預期的8%及21%。

增長不及預期,如此成績資本市場難言討喜。截至5月24日收盤價為5.08港元,連續兩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11%,總市值約為315億港元。

各大券商亦紛紛調低滔搏目標價格。瑞銀稱考慮到2024財年盈利遜預期和近期銷售趨勢疲軟,將滔搏2025至2027財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3%至4%,目標價由7.5元降至7.3元。國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基於2024年開年以來,消費需求緩慢復甦的大環境情況,下調2025-2026財年業績預測,預計滔搏2025-2027財年淨利潤分別為23.0億元、25.1億元及27.0億元,合理估值區間下調至6.8-7.2港元。

曾幾何時,作為中國運動鞋服零售賽道的龍頭,滔搏也曾有過業績與股價齊飛的風光時刻。2021財年,公司營收360.09億元,同比增長7%;歸母淨利潤為27.7億元,同比增長約20%。彼時公司在全國擁有近8000家門店,佈局深入300餘個城市。真可謂“凡有井水處,皆歌柳永詞”。當年3月企業股價站上13.78港元高點,對應市值超過850億港元。

高峯低谷、劇烈起伏間,滔搏經歷了什麼,又該如何走出困境呢?

零售驅動業績復甦
難掩企業創造現金能力下滑態勢

過去一年,國內消費復甦的節奏和需求的更迭更為波動,對消費零售企業的經營形成一定的挑戰。

儘管在最近的一個完整財年裏實現了增長,但縱向觀察,滔搏此前已連續兩年營收、淨利潤下降,且此次增長尚未回到前些年水平。

具體來看,隨着線下消費場景的重啟,零售業務依舊是滔搏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期內,零售業務實現營收247.03億元,佔總收入85.4%,同比增長8.9%。也是公司所有業務板塊中唯一增長的板塊。期內,批發業務、聯營費用收入、電競收入同比分別下滑3.3%、2.9%及28%。

值得關注的是,零售驅動以門店為基本盤。截至2024年2月29日,滔搏共運營6144家直營店鋪,店鋪總數同比減少6.4%,毛銷售面積同比減少0.8%,單店銷售面積同比增加6.0%。拉長時間線來看,公司門店數量鋭減,較2021年關店近2000家。值得欣慰的是,滔搏門店減少速度較上一個財年大幅緩解。

 

根據品牌分類來看,耐克、阿迪達斯屬於公司的“主力品牌”板塊,彪馬、匡威、威富集團品牌範斯、北面,亞瑟士、斯凱奇等則屬於“其他品牌”板塊。期內,助力品牌及其他品牌均錄得增長,尤其“其他品牌”增速10.5%高於“主力品牌”的6.5%,佔比雖有此消彼長的趨勢,但尚不明顯。滔搏的業績超八成來自“主力品牌”,仍與耐克阿迪強綁定。

儘管滔搏一再強調“效率”,但從財報成果來看,似乎並不顯著。

2024財年,公司毛利率總體費用率僅微降1個百分點至32.8%,毛利率增長更是微乎其微,同比提升0.1百分點至41.8%。

其他指標來看,期內,滔搏存貨週轉天數同比縮短13.4天至136天,庫存金額同比增長0.6%至 62.8億元。

存貨週轉加快,改善較為顯著。但和國內運動服飾品牌縱向對此,可以發現滔搏的存貨週轉本就高於同行。2023年,安踏庫存週轉天數121天,李寧庫存週轉天數為62天,特步的庫存週轉週期為88.5天,361度庫存維持在90天左右,均低於滔搏。

更為重要的是,滔搏已經出現創造現金能力下滑態勢。

根據智通財經APP計算,2022至2024財年,滔搏自身創造現金能力的比率(經營活動的淨現金流量/現金流量總額)持續下滑,分別為3.25、1.84及1.6。該比率數值下降,表明滔搏自身創造現金能力正逐步弱化,財力基礎出現鬆動,償債能力和對外籌資能力均受到影響。

此外,儘管滔搏業績重拾增長,但經營活動現金流仍難掩下滑態勢。2022至2024財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56.9億元、43.51億元及31.29億元;同期的應收賬款及票據分別為11.07億元、1022億元及13.30億元。一升一降,表明其盈利質量不斷下滑。而且,2024財年,滔搏現金流淨增加額再現負值(-4.01億元)。

與阿迪耐克脣亡齒寒
多品牌佈局成果待考

過去一年,滔搏簽約了多個新品牌,包括HOKA ONE ONE、凱樂石,並投資了雪具零售商冷山,其擁有Burton、Nitro多個國際雪具品牌的中國代理權。從滔搏的新合作對象可以看出,其在運動、户外、越野等拓寬垂直領域多元佈局的意圖明顯。但財報中,耐克和阿迪達斯仍是滔搏的“主力品牌”,貢獻營收佔比超八成。

這意味着,如果耐克和阿迪達斯這兩大品牌增長放緩,滔搏也將面臨發展的挑戰。

根據智通財經APP瞭解,阿迪達斯大中華區實現連續四個季度增長:大中華區2024年一季度貢獻營收達9億歐元,同比增長8%。耐克2024財年第二季度財報(2023.8.31-2023.11.30)顯示,按地區來看,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4%至18.63億美元,在匯率不變基礎上同比增長8%。大中華區也是耐克業績增長速度第二快的地區。但是,細看大中華區裏耐克的各項業務,鞋類營收同比減少1%至13.61億美元,服飾同比增長19%至4.69億美元,設備同比增長32%至0.33億美元。

不過,兩大巨頭仍面臨巨大壓力。阿迪達斯2023年財年營收214.27億歐元,同比減少5%;耐克在2024財年第二財季營收僅同比增長1%,第三季度非但營收增速下降至0.3%,淨利增速也轉為負數,淨利同比減少5.48%、環比下滑25.73%。據外媒報道,位於俄勒岡州的Nike總部已經進行了兩次裁員,預計在2025財年結束前完成裁員。

行業尚未走出“寒冬”,中國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也將使得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巨頭面臨更多業績壓力。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在最新發布的《2024體育用品報告》中指出,在2023年中國體育市場排名前20的運動品牌中,本土企業佔據了60%市場份額,全球體育用品巨頭的地盤正被中國企業及lululemon、Gymshark等新興運動品牌瓜分。

品牌與經銷商脣亡齒寒,主力品牌後繼增長乏力,對滔搏增長也產生不利影響。

其實,滔搏的生意並不好做。鞋服零售行業的增速,去年下半年開始放緩。

今年4月底,匯豐研究發佈報告稱,國際頂級品牌的市場份額增長空間將受限,今年一季度,國內服裝社零整體增速疲軟。該行預計,滔博2025財年的收入增長為6.7%,淨利潤將下降11.1%至23.45億人民幣。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