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在《汇思》撰文指,下周将迎来香港绿色周2025,届时逾60家本地及国际公私营机构将举办超过40项活动,吸引来自全球和本地数百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公共政策制订者、商业领袖、专家和学者齐聚香港。气候变化正不断加剧。2024年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气温首次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摄氏1.5度。随之而来的是极端天气事件,令全球18个国家粮食危机恶化,以及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气候变化也将威胁全球经济。科学家估计,气温每上升摄氏1度,可能会导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2%。香港对气候变化亦有切身体会。今年上半年一反常态的乾燥炎热,降雨量累计仅为同期正常值的41%,7月以来则接连经历十号风球和连场暴雨水浸,香港天文台破纪录在八日内发出四次黑雨警告。市民的日常生活,以至机构的正常营运,无不受到影响。如何缓减气候变化,并提升气候韧性,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令人鼓舞的是,亚洲地区坚守气候承诺。将承诺付诸行动,需要资金的支持。根据市场预测,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每年需要至少1.1万亿美元的投资来缓解及适应气候变化,而实际资金缺口达8,000亿美元。2024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总额(包括债券及贷款)达844亿美元,按年升61%。今年以来香港的可持续债务市场继续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发行总额估计可达到343亿美元,按年升15%。金管局正积极研究如何将代币化技术应用於其他可持续金融领域,例如碳信用市场,从而利用科技进步提升跨境交易的效率,协助各地将其本地碳信用市场国际化。目前,相关概念验证正在进行中,有望年内完成测试报告。(s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