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表示,截至今日(15日)下午五时,中心录得一宗新增感染基孔肯雅热的输入个案。中心提醒市民应采取妥善防蚊和个人保护措施,特别是从蚊传疾病流行地区回港後。若出现发烧或急性关节痛等病徵,应立即就医并通知医生相关旅游史,不应自行进行检测,以免延误诊治。 新增个案涉及一名居於西贡区的23岁男子。初步调查显示,他於8月1日起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期间曾被蚊叮咬。他在8月3日回港,8月8日起出现发烧、关节痛及皮疹。他昨日(14日)到将军澳医院急症室求诊,获安排入院,在无蚊环境下接受治疗,目前情况稳定。他的血液样本经检验後,证实对基孔肯雅热病毒呈阳性反应。 由於病人潜伏期身处佛山市,中心认为他是在外游期间受到感染,属输入个案。病人没有其他同行人士或家居接触者。中心会继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已把个案通报广东省卫生当局。 本港今年累计录得9宗基孔肯雅热确诊个案,均属输入个案。 食物环境卫生署正进行病媒调查及针对性灭蚊工作,并会於病人的住所及於病发後到过的地点加强防蚊和灭蚊工作。中心港口卫生科继续在各个口岸加强巡查,并提醒跨境公共交通营办商及其他相关单位确保环境卫生良好及有效落实防蚊措施。此外,港口卫生科人员亦会向旅客派发宣传单张、为抵港人士进行体温筛查、为发烧或出现相关病徵的旅客进行健康评估,及在有需要时转介旅客到医院作出跟进。中心总监徐乐坚医生提醒市民,目前,市面上并没有获国际卫生当局认证的快速测试产品,供市民自行测试基孔肯雅热。若怀疑感染基孔肯雅热,应立即就医,不应自行进行检测,以免延误诊治。市民亦不应自行用药,尤其是阿司匹林或非类固醇消炎药(如布洛芬),因这些药物可能引起严重副作用,例如增加出血风险。一般而言,儿童不应服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去舒缓发烧和其他症状,以防引致「雷尔氏综合症」,一种严重及可致命的并发症。(da/a)